南京市争创首批“全国生态园林城市” 下半年接受考核
中华园林机械网消息:历经8年努力,南京市创建“全国生态园林城市”工程将在今年下半年接受国家住建部专家考核验收。从市园林局获悉,对照90项考核标准,我市将对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,力争今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%,绿地率达到41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.5平方米。
据了解,我市于2005年启动“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”创建工作,2007年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“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”试点城市。经过近8年不懈的创建努力,城市生态环境更趋改善,园林绿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目前已荣获“国家园林城市”、“全国绿化先进单位”、“全国绿化模范城市”、“全国文明城市”、“国家卫生城市”等荣誉称号。
“‘生态园林城市’是‘国家园林城市’向更高层次的发展,是城市建设的最高荣誉之一,被誉为“绿色勋章”。创建‘国家生态园林城市’是一项增强城市生态功能、改善市民生活环境、提升城市品牌效应的民心工程。”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根据市委、市政府《关于加快“三城”同创,进一步深化生态建设工作的决定》的要求,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开展“生态园林城市”创建活动,全力争创全国首批“生态园林城市”。目前,各项创建工作正按照国家和省、市要求,不断深入和向前推进,4月份左右在自查的基础上接受省级初审,下半年接受国家住建部组织的专家考查验收。
据介绍,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指标体系包括综合管理、绿地建设、建设管控、生态环境、节能减排、市政设施、人居环境、社会保障等八大类90项考核指标。记者看到,在绿地建设这一考核指标中,除考核建成区绿化覆盖率、绿地率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绿化指标,还要考核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、绿线的划定与管理、公园绿地服务的范围、林荫路的建设等涉及城市园林绿化规划、建设和管理情况。而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诉求也是考核重点,例如城市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、绿色出行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、住房保障等涉及民生的指标都将进行考核。
“目前我市绿化指标基本已达到考核标准,但在市政道路的完好、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。”市园林局园艺科技处处长臧廷亮介绍,接下来将进一步对薄弱环节进行完善。今年内力争使我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%,绿地率达到41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.5平方米,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%以上,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100%,林荫路推广率85%以上。确保全市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达到300天以上,城市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80%,住房保障率达到85%,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0%,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%,大力实施城市棚户区、城中村改造,全面提高城市综合品质,全面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各项指标要求。